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2020年工作要点
2020年是国家坚决打赢三大攻坚战的收官之年,是江苏高水平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是贯彻落实全省教育大会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深化全省教育现代化建设的攻坚之年。全省教育系统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坚决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定站稳人民立场,全面深化教育改革,全力提高教育质量,推动党对教育工作全面领导持续加强,推动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持续提升,突破一批人民群众关切、制约教育改革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增强一批重大教育改革实践的引领效应,加快现代化教育强省建设步伐,为推动全省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提供有力支撑。
一、凝魂聚力,切实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
1.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坚持自学和理论中心组学习研讨相结合、集中培训和在线学习相结合,通过组织生活会、主题党日等形式,推动全省教育系统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和历次全会精神,切实做到学思用贯通、知行信统一。设立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组织高校专家学者深入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和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在全省教育系统组织实施2020年“奋进之笔”行动。督促有关县(市、区)尽快成立党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拟订《关于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若干意见》。按照《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重点任务分解方案,对各项任务前期完成情况和下一步重点工作目标进行过程跟踪,逐项推进落实。围绕困扰教育改革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遴选一批教育综合改革项目试点。加强现代学校制度建设,推进学校依章程自主办学。
2.坚决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和教育部部署要求,积极科学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强化条件保障,落实工作责任,完善开学方案、应急处置预案,开展应急演练,加强疫情防控专项督导检查,狠抓防控举措落实,确保疫情防控有力有效,确保学校安全顺利开学,确保开学后不出现校园疫情。加强师生疫情防护知识教育、公共安全教育、生命健康教育,有针对性地做好师生心理辅导,保障师生员工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加快建立同疫情防控相适应的教育教学运行秩序,坚持将疫情防控和改革发展工作统筹谋划、一体部署,积极推动全省教育事业改革发展各项目标任务落实,努力实现全年目标任务。
3.全面提升党建工作质量水平。巩固拓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持续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强化高校党的领导,研制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的具体举措,完善院(系)级党组织会议、党政联席会议议事决策制度。加强高校各级党组织建设,持续培育创建党建工作“示范高校”“标杆院系”“样板支部”。深入推进高校党支部建设“提质增效”三年行动计划,培育建设1000个左右优质党支部,确保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达标收官。理顺民办高校党组织隶属关系,加强党组织负责人和党务干部队伍建设,推动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充分发挥。印发《2020年度江苏省地方普通高校综合考核实施办法及有关实施方案》,完善和落实导向鲜明、分类评价、操作规范、激励有力的综合考核机制,助推高校高质量发展和党建工作水平有效提升。研究出台关于加强中小学校党的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坚持和完善全省教育系统各级党组织书记履行党建工作责任述职制度,继续推进基层党建“书记项目”管理工作。深入实施党政管理干部培训领航计划。督促推进各高校落实好离退休干部党的建设各项工作任务。
4.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实行思政工作重点任务清单管理,指导督促高校明确配齐建强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队伍的时间表和具体举措,培养学工干部领军人才。普通中小学全面使用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三科国家统编教材,继续做好教材教辅用书目录发布和选用工作。
5.加强高校统战和群团工作规范化建设。研制加强高校统战工作制度建设的意见,推动高校健全统战工作机制。强化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引领,建设一批“同心”教育实践基地。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建立高校党外代表人士数据库。发挥高校民族宗教工作机制作用,开展督查整改工作“回头看”。举办统战群团干部、统战对象系列培训班。会同省有关部门研制加强和改进高校群团工作的政策文件。指导高校教代会换届工作,推动落实二级教代会制度。
6.大力推动健全完善教育系统监督体系。强化全面从严治党的主体责任意识,深入落实“管行业就要管党风廉政建设”要求。召开2020年全省教育系统全面从严治党工作视频会。紧盯教育工委书记、教育局长和学校党政负责人等关键少数,精准开展监督、问责和警示教育,推动警示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加强教育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等专项工作监督。召开全省教育系统内部审计工作会议,制订内部审计工作指导意见。开展高校“三公经费”等专项审计,组织中小学食堂管理、高校学生资助政策落实情况等专项审计调查,推进学校党政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全覆盖。深化审计整改,对以前年度未完成整改问题持续跟踪、督促整改,完善审计监督通报制度。构建与派驻纪检监察组、高校纪委(监察专员办公室)等专责机关协同机制,加强“纪监巡审”联动。
7.全力维护安全稳定,保障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健全安全管理制度,突出安全责任落实,完善安全风险预防、管控、处置机制。聚焦学校实验室及危险化学品安全、消防安全、治安防控、校车安全、食品饮用水安全、维护稳定等重点领域、重点场所、重点环节,开展校园和校车安全专项整治活动。完善全省校园安全风险管控系统,动态监控排查整治进展,深入推进学校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加快推进学校安防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提升学校安防能力。加强师生安全教育,深入推进平安校园创建活动。
二、育人为本,把立德树人贯穿教育改革发展全过程
8.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导向。建立立德树人任务清单制度,将思政工作情况纳入对地方教育部门和学校考核指标体系。实施学校思政课建设工程,明确高校“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建设目标和任务,选树先进典型,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在五类“金课”遴选和建设标准中,强化、细化立德树人要求,引导专业课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协同育人。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继续举办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周和全省学生“学宪法讲宪法”活动。广泛开展读书活动。继续分层实施中小学生品格提升工程,推动“一校一案”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开展文明校园创建活动。推进“名班主任工作室”建设,探索建立导师制。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强劳动教育的意见,组织实施劳动和社会实践“百千万”工程。深化职业院校学生养成教育。统筹开展大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落实学校心理健康专兼职教师和专项经费配备标准,加强学生心理热线建设,有针对性地做好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工作,开展心理健康主题教育活动。推动“思创融合”,将“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打造成江苏高校最大的思政课堂。
9.创新开展学校体育、卫生、艺术和国防教育,保障学生健康全面成长。指导各地严格落实国家课程标准,开齐开足上好体育美育课程。深化体育美育课程改革,提高体育美育师资和校医配置水平。大力推动校园阳光体育、青少年校园足球和体育项目特色学校建设。实施学校体育固本行动、美育提升行动。举办江苏省第六届大学生艺术展演,继续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推进省级大学生艺术团建设、中小学艺术特色学校建设和中华优秀文化传承基地建设。全面推行大学生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等级证书制度,完善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报告书制度,实现全覆盖。召开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会议,建立儿童青少年近视状况监测公示制度。部署推进家校联动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试点学校和家校社合作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工作试点县(市、区)工作。加强校园食品安全问题督导检查。重视加强学校卫生机构人员经费保障,认真落实学校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加强高校艾滋病防控工作。加强军事课师资队伍建设。
10.完善科学合理的育人评价和管理制度。完善义务教育质量评价监测体系,强化过程性和发展性评价。规范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推进义务教育学校免试就近入学全覆盖,严禁以各类考试、竞赛、培训成绩或证书证明等作为招生依据。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招生纳入审批地统一管理,与公办学校同步招生,对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的,实行电脑随机派位录取。构建全省阳光招生平台。完善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中职学校学生学业水平考试,将技工学校纳入中职学业水平考试范畴。探索中职学校学业水平考试与高职院校招生考试有效接轨办法。制订职业院校质量评价标准。加强本科高校新设专业评估、独立学院专业抽检等工作。研制研究生教育工作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健全完善学生奖惩制度,保障学生合法权益。
三、师德为首,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
11.加强和改进师德师风建设。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提出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新要求,推动各地各校制定师德建设系列制度文件的落实办法。开展中小学教师师德网上学习竞赛活动,网上师德学习列入培训学时。将师德师风最新规定列入高校教师资格考试内容并加大占比,推进高校印制师德师风建设手册,编号发放到每位教师。加强宣传引导,依托省师德建设宣传中心,长年持续发掘师德先进典型,开展“江苏教师年度人物”“感动江苏教育人物”等推选活动。全面推进“四有”好教师团队建设,加强省、市、县、校不同层次团队建设,其中省重点指导代表性“四有”好教师团队65个。建立师德师风校长责任制和评估问责制,加大师德违规行为通报力度。按学段配备中小学德育专职教研员。集中力量开展有偿补课专项治理活动。通报研究生导师违反职业道德规范“十不准”情况。制订《江苏省研究生导师指导质量抽检办法》。
12.提升教师专业素质和水平。通过实施农村教师“双千人”培训计划等系列工程,加大乡村义务教育学校和幼儿园教师省级培训力度,多途径提高乡村教师综合素养和业务水平。加强和改革师范教育,推进高水平大学办师范教育,在高校普及师范知识教育,加大师范教育投入并开展师范教育新增投入检查,强化师范实践教学和办学条件改善。实施江苏教育名家培养工程等。完善省市县校四级培训体系,建好省级教师培训机构,做强市级教师发展学院,重点推进县级教师发展中心建设。组织研究教师分类培训课程,注重师德素养、育人能力和信息化水平整体提升。推进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加强高层次人才建设,启动实施江苏教育名家培养工程等重点工作。依托国家和省重大人才项目,更大力度培养引进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学科领军人才和青年学术英才。鼓励海外研修访学。加强各类教师职称监管工作,不断提高教师向上进取的内在动力。
13.优化义务教育学校教师资源配置方式。指导各地按照省《关于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县管校聘”管理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要求,加快理顺政府相关职能部门、教育部门和学校对教师资源配置及管理的职责权限,发挥教育行政部门对教师资源统筹配置作用。在此基础上,指导各地制定义务教育学校教师交流轮岗办法,科学有效开展教师交流轮岗工作。
14.推进公办幼儿园人员编制备案制管理试点。督促各设区市加快制定公办幼儿园编制备案制管理办法,实行备案制人员公开招聘,与事业编制人员同岗同酬,所需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
15.推动高等学校实施人员总量和岗位设置管理。配合省委编办制定《高校人员总量管理办法》,会同省人社厅修订《高校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意见》。指导高校在核定的人员总量内做好新一轮岗位设置工作,指导高校推进管理人员职级制改革。
四、深化改革,激发教育发展活力
16.完善教育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结合工作实际,制定《江苏教育现代化2035》及其实施方案年度重点任务分工,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宣传解读,督促各地各校抓好规划落实。推动出台长三角教育一体化监测指标,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完成教育现代化监测指标体系修订。做好2020年教育现代化监测,加强重点剖析,强化难点诊断,提高监测成效。
17.持续推进教育体制机制改革任务落实。认真对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政策文件要求,协调推动人社、外办等部门提出更加细化的政策举措,进一步向学校放权。推进省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落实责任,出台一批有利于进一步激发教育活力的相关配套文件。充分发挥省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秘书组作用,研究协调有关教育重大改革事项。完善教育优先发展的投入稳定增长机制,继续推进民办教育收费改革,鼓励民间资本举办教育事业。
18.稳步推进高考制度改革。贯彻中央要求,结合我省实际,研究细化普通高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相关配套方案,建立再选科目保障机制。深化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招生改革,探索建立“职教高考”制度。加大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宣传解读力度。建立高校选科要求前置指导机制,发挥高校人才选拔引导作用。开展高考和学业水平考试命题研究工作,实现平稳过渡。持续开展选科评估与指导,加强生涯规划教育,优化教学供给,精准做好选科调整后补偿教学工作,推动高考选科结构合理,选科比例均衡。深入推进普通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努力实现电子化管理平台全覆盖。继续深入推进平安高考。
19.不断提高对外合作与交流质量。召开全省教育外事工作会议。实施教育对外开放质量提升工程,开展高水平示范性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及项目、中外合作科研项目、英文授课精品课程培育和建设。优化奖学金管理,启动优秀博士生境外研修项目。深化中英20+20高水平大学联盟等平台合作,拓展高职院校“一带一路”人才培养。做好汉语国际推广及海外孔子学院、孔子课堂管理工作。开展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及项目管理、民办高校对外合作交流工作专题调研,加强高校境外办学的论证和指导。出台普通高中国际课程班、外籍教师聘用等管理办法。加强因公临时出国境、中小学生境外修学旅行等规范管理。
五、优化结构,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
20.全面落实全省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学习贯彻全省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推动江苏省学前教育条例修改,推进学前教育资源建设,新建幼儿园原则上以公办园和普惠园为主,公办园占比只增不减,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均办成公办或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无证幼儿园全面清理整顿到位。落实各级财政提高公办园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和普惠园的财政补助标准。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均衡化发展,提高集团化办学覆盖率,加强义务教育资源与标准化建设。实施普通高中资源建设行动计划,扩大普通高中规模。推动高品质示范高中在立德树人、课程建设、特色发展等方面发挥引领示范作用。推进特殊教育资源建设,实现学前和义务教育融合教育资源中心全覆盖。落实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两个为主”政策。贯彻《关于提升农村义务教育保障水平行动方案》,大力实施义务教育薄弱环节与质量提升计划,综合采取措施,坚决消除义务教育大班额,全力做好控辍保学工作,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深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有效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研制基础教育各学段教学基本规范。组织第四次全省义务教育学生学业质量监测。落实教育部“强基计划”,推动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协同培养拔尖创新后备人才。实施中小学内涵发展与质量提升工程。加大基础教育优秀教育教学成果的培育和推广应用力度。
21.持续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实施职业院校质量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实施中等职业学校领航计划、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卓越计划,继续推进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开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贯彻落实《江苏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条例》,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育一批省级产教融合型企业,在职业院校全面推行现代学徒制,成立一批省级职业教育行业指导委员会。扎实开展“1+X”证书试点工作,开展职业教育“学分银行”建设。办好2020年全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大赛、创新创业大赛,组队参加全国比赛。办好职业教育活动周。筹备召开全省职业教育大会。
22.着力提升高等教育内涵建设水平。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积极推进新一轮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筹备召开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推进会。加快一流应用型高校建设,出台推进本科高校产业学院建设指导意见,发布本科高校产业学院认定标准,遴选首批建设点。重点推进343个首批国家一流专业(省品牌专业)建设。成立江苏本科高校专业设置委员会,发挥政策研究和咨询职能,引导高校适时调整和优化专业设置。依托12项“创新一流本科教育改革重大专项”课题研究,引领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体制机制创新。持续推进优势学科三期项目建设。规范学位管理,做好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动态调整工作。规范做好新一轮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审核工作。召开全省研究生教育工作会议。积极推进研究生教育产教融合。
23.加快继续教育发展。积极发展社区教育和老年教育,继续开展“社区教育特色品牌”“老年教育学习资源库”等建设。开展老年人、职业农民等重点人群的教育和培训。完善“江苏学习在线”和“江苏终身教育学分银行”等平台和支持服务体系。推进社区教育与社区治理的融合,举办2020年全民终身学习周活动。推动各地落实校外培训机构长效管理要求,开展办学安全、资金安全、招生宣传、师资教材专项治理。按期完成线上培训机构备案工作。
六、办好实事,提升老百姓教育获得感
24.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创业。实施“创响青春·圆梦未来”大学生就业创业促进行动。积极应对外部压力挑战,拓展多渠道就业,鼓励更多大学生创新创业,扩大专转本招生规模。推进大学生生涯规划基地建设,打造全省大中小学一体化的学生生涯发展教育体系。运用智慧就业大数据平台实时监测毕业生就业状况和就业形势预警。推动高校毕业生信息互联互通,促进供求双方精准对接,有效推进不见面审批和网上签约。实施“就业创业在江苏”系列推介活动和“苏企优才”大学生成长圆梦行动。立项支持6000项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立项建设30个左右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中心,打造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全流程服务平台,组织开展第六届江苏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活动。
25.继续规范办学行为和教学秩序。进一步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推进家校协同育人,推动社区家长学校、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点建设。贯彻落实中央文件,提出教师减负清单。坚持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年检、高校继续教育发展年度报告制度,加强2020年拟招生专业及校外点备案评议等工作,坚决查处违规办学行为。实施《规范职业院校办学行为专项行动计划》。
26.深入开展义务教育“课后服务”。优化课后服务科技体育艺术等内容和形式,有效扩大中小学课后服务覆盖面。加强课后服务监管,严肃查处违规行为。推动各级财政建立专项补助经费,规范课后服务收费行为。进一步明确各地对开展课后服务学校适当增核绩效工资总量。对外聘的参与课后服务社会专业人员,可由双方协议确定有关劳务报酬,所需经费可从收取的费用中列支。
27.建好用好“名师空中课堂”。完善“省名师空中课堂”领导组织体系和功能设计,推进以“省名师空中课堂”为主体平台的省市平台互通互联、共建共享。建好智慧江苏示范工程。实施名师服务、资源制作和征集计划,建立名师工作与服务长效机制,组织名师服务答疑辅导工作,建设名师考核成长机制。做好资源定向征集和制作拍摄工作,努力建设体现江苏水平的课内、课外,线上、线下,学校、家庭全覆盖的系列精品资源大数据。努力实现一生一方案个性化培养目标。
28.加快“阳光食堂”建设。统筹推进开发,定期深入基层了解情况,及时研究解决基层反映突出的问题,确保完成平台各项功能开发。探索与市场监督局等有关部门平台的互联互通,构建线上线下结合的监管体系。加大对各地平台使用情况的通报力度,确保平台运行及时高效。着力提升平台效益,为大中小学生食品安全、健康饮食,以及廉政排查等工作提供可靠依据。
29.完善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和工作机制。聚焦建档立卡等特殊困难学生群体,完善全省各级教育、民政、扶贫、残联等部门信息共享机制,精准落实各项资助政策,充分发挥学生资助在脱贫攻坚中的重要作用。建立建档立卡等特殊困难学生资助情况定期报告制度。推动各地各校精准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动态调整资助比例,实现应助尽助。有序推进“江苏省学生资助申请平台”建设,实现全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标准相对统一。健全相关管理制度,修订出台我省的资助资金管理办法。
30.全面加强控辍保学工作。强化政府履行控辍保学法定职责。健全一级督一级的控辍保学目标责任制,指导并督促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依法送适龄儿童少年入学并完成义务教育。健全完善控辍保学动态监测机制,精准到重点区域、重点学校、重点人头,切实做细做实各个环节工作。落实扶贫控辍,建立健全学习困难学生帮扶制度。加强乡村学校建设,打造“乡村温馨校园”。推动初中普职教育融合,有针对性地防止初中生辍学。
七、强化服务,提升教育贡献度
31.提升科研创新质量和贡献度。继续推动“科技改革30条”等政策措施在高校落地生效,深化高校科研评价改革。强化高校基础研究工作,支持高校实施基础研究“珠峰计划”,开展省属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立项工作,积极争取加大社会各界对高校基础科学研究的经费支持力度。大力推进高校协同创新,推荐第三批省部共建高校协同创新中心,推动高校协同创新中心与实体经济对接。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构建高校技术转移网上店铺生力军,鼓励高校与市县共建研究院,与高新区、开发区、企业共建科技平台。承办第二届长三角高校技术转移联盟大会,举办高质量产学研精准对接活动。修订完善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管理办法,改革评价方法和标准。通过项目牵引和平台搭建,引导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者关注社会现实、发挥智囊作用。
32.增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开展县域普通话普及水平调查,完成县域普通话基本普及验收工作。组织中小学语言文字工作达标认定。实施中小学国家通用语口语水平监测。举办第23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江苏系列活动,举办全省中华经典诵写讲系列展示活动。加强中华经典诵读教育教学研究。
八、坚决打赢打好教育脱贫攻坚战
33.全面完成教育脱贫攻坚任务。深入推进教育助力脱贫致富行动,织牢义务教育保障网。保持教育帮扶支持政策延续和稳定,突出返贫人口和新增低收入人口的帮扶工作。协调各部门、各地区加强对农村地区、苏北地区、重点片区、重点县区的倾斜支持。做好领导干部联系点帮扶、外派干部驻点扶贫工作。
34.大力加强教育援藏援疆援青工作。加强协调对接,助力支持西藏拉萨市、新疆伊犁州和克州、青海海南州提高教育发展水平和治理效能。精心组织实施新一批教育人才“组团式”援藏工作,落实好“援藏援疆万名教师支教计划”,扎实做好受援地来苏培训培养和组织江苏教育专家上门送教工作。努力办好内地民族班。
35.协调推进教育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指导我省有东西部扶贫协作任务的10个设区市做好教师选派、支教送教、来苏培训工作。落实职业教育东西协作计划,做好中职兜底招生、学生资助、就业支持等工作。开展苏陕教育协作,召开2020年度苏陕教育协作现场会,支持陕西教育扶智平台建设,加强职业院校结对支持。做好对口帮扶贵州铜仁市、青海西宁市和海东市的工作。
九、提升保障,夯实教育改革发展基础
36.提升教育经费投入保障水平。推动落实教育领域省级与市县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提高幼儿园和普通高中生均公用经费财政拨款标准,其中,幼儿园从每生每年300元提高至650元,普通高中不分区域生均财政拨款标准统一提高至每生每年1000元。中等职业学校财政拨款生均公用经费达到1500元。落实省属高校预算拨款制度,实行“生均拨款+专项任务清单”方式,采取因素、竞争、综合奖补等相结合方法分配资金。进一步下放高校经费使用权。积极拓展财源,继续争取发行专项债券,解决省属高校基本建设项目资金缺口问题。积极支持省属高校与地方政府合作共建,增强高校多渠道筹集资金的能力。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提升财政教育经费使用效益和公共教育资源配置效率。
37.推进教育信息化转段升级。优化提升信息化基础支撑环境,推进省教育专网建设,推动全省中小学宽带接入1000M及以上。探索推进5G网络场景下的智慧教育典型应用,启动“人工智能+教育”项目试点。优化省级智慧教育云平台功能,推进各级平台互联互通,建好用好城乡结对互动课堂。大幅提升师生信息素养,认定150个网络名师工作室,实施全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加快智慧校园建设,推动全省60%的中小学、100%的普通高校达到省级智慧校园标准,完成100所省级智慧校园示范校认定工作。加强教育APP规范管理工作,强化教育政务信息系统整合。推进省教育大数据中心建设,加强教育信息化装备建设。落实党委(党组)网络安全责任制并开展考核,推动全省教育系统网络安全监测预警全覆盖,加强全省教育系统网络安全应急管理工作。
38.健全教育督导评估体制机制。深入推进管办评分离。贯彻落实《关于深化新时代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制订教育督导问责办法。实施督学队伍能力提升工程。改进对设区市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考评办法,强化教育督导和评估监测结果使用,健全考核奖惩机制。推进“责任督学记实平台”建设,构建规范办学行为长效机制。规范实施国家和省定教育评估项目,积极构建服务教育改革发展、保障教育教学质量的常态化、多样化、特色化的评估监测机制。扎实推进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监测评估认定工作。组织县域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督导评估,继续开展幼儿园办园行为督导评估。积极构建高等学校分类评估和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教师教育等多样特色评估监测机制。加强教育督导对薄弱地区、学校和环节的质量督查提升力度。
39.加强教育科研工作。全面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新时代教育科学研究工作的意见》等文件精神,围绕教育高质量发展,加大各学科教学法研制供给,在实施新高考方案中服务语数外等学科建设,推进育人方式改革,充分发挥教科研机构在教育改革发展决策中的作用。统筹教科研力量,围绕中心工作进行研究,主动服务决策。
40.营造良好教育生态。围绕重点工作,全面加强政策解读,深入推进理念宣传,强化与媒体的合作与沟通,做好主题宣传及典型报道,凝聚全社会共同促进教育健康发展的共识。完善新闻发布常态化制度,打造一批基于专业化内容的融媒体产品。建立大学生宣传队伍众募机制,选拔优秀大学生骨干参与学校宣传工作。加大政务公开力度,更好接受公众监督。广泛听取意见建议,认真做好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办理工作。重视家庭教育及其宣传,加强家长学校建设。积极支持学会、关工委发展,充分发挥老同志独特优势和作用。
十、改进作风,建设勤政务实清廉的机关
41.加强机关党的建设。以政治建设统领机关党的建设,在建设“三个表率”模范机关上持续用力。制定落实厅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计划,持续开展习近平关于教育工作论述与江苏教育现代化专题研讨,继续开办教育大讲堂,分类组织党员干部学习培训,推动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往实里落。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常态开展初心使命教育。突出制度治理,推进基层组织建设。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研制厅党组2020年落实机关党建领导责任清单,组织基层党建工作考评。组织开展“五抓五促”提效能作风建设专项行动,启动党组第四、五轮巡察,推动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落细落实。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做好“三个表率”,弘扬核心价值观,建设模范机关。全面提升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规范化水平。加强和改进群团工作,完成厅机关工会、团委换届改选。
42.加强干部队伍建设。贯彻落实 “三项机制”,加强干部严管与厚爱、约束与激励,研制出台《厅机关和直属事业单位综合考核实施办法》和《厅党组关于进一步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若干规定》。开展公务员平时考核,制定《省教育厅公务员平时考核实施方案(试行)》,抓细抓实日常监督。拓宽干部来源渠道,及时为机关和事业单位补充人员。积极探索年轻干部培养机制,加强政治教育,推动年轻干部到基层挂职锻炼,提升能力水平。
43.加强机关作风建设。严格执行中央和省委关于加强作风建设的各项规定,巩固深化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集中整治成果,严格监督执纪,深化作风纪律建设。以永远在路上的状态,抓好省委巡视整改工作,高质量做好巡视整改落实“后半篇文章”。围绕“十四五”规划,加强调查研究,着力解决广大师生反映强烈突出问题。进一步规范厅机关和直属事业单位的管理职责和行为,切实转变机关职能,提高政务服务质量,进一步统筹各类会议和文件,规范减少督查检查评审比赛活动,清理规范各类“进校园”活动,减轻基层和教师负担。坚定不移站稳人民立场,解放思想,转变工作方式,以久久为功的韧劲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教育利益问题,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