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教育工作简报2021年第11期
江苏教育工作简报2021年第11期
发布日期:2021-07-23 16:15 来源:办公室 浏览次数:次 字体:[大 中 小]
第11期
江苏省教育厅办公室 2021年7月21日
南京市坚持创新产教融合路径
着力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近年来,南京市围绕“创新名城美丽古都”建设和“4+4+1”主导产业体系构建的发展需求,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切实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推动区域内教育和经济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努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更好地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一、紧扣产业需求,构建产教融合新格局
南京市坚持深度推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有机衔接,促进产业转型的结构性需求和专业建设紧密结合,推动实现产教从“融”到“合”。一是坚持综合施策,进一步优化结构布局。积极推进职业教育布局结构调整,将产教融合发展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区域发展、产业发展、城乡建设和重大生产力布局等专项规划,引导职业教育资源逐步向产业和人口集聚区集中。新建和改建职业学校原则上向产业园区集中,在高淳区规划建设南京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创业园区,目前已签约高校5所,为地方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人才支撑。二是坚持统筹推进,进一步完善专业建设。对接南京区域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打造由一个或多个重点专业为核心,由3个及以上专业或专门化方向组成,具备专业基础相通、技术领域相近、工作岗位相关、教学资源共享等条件的专业集合,促进职教专业建设水平的整体提升,有效拓宽学生的岗位适应性。目前,该市已建成38个高水平现代化专业群,以及31个适应产业转型升级需要、支撑专业(群)建设、装备先进的产教融合实训平台。每年向南京地铁集团等企业输送近万名毕业生。三是坚持创新驱动,进一步强化组织建设。依托现代化专业群、实训平台、区域内支柱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及相关行业企业或国内外著名高校,组建25个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专业学院”,引导学校实现“一校一特色”,全市职业教育深化产教融合、内涵发展的自觉性进一步提升。
二、深化校企合作,搭建产教融合新平台
南京市持续强化对区域职业教育发展的统筹协调和引导,通过创新体制机制、做实做深校企对接,搭建了推进区域产教融合发展的高效平台。一是练好“基本功”,开展“校企合作”办学。围绕优势产业集群建设开放共享、产学研一体的公共实习实训平台。鼓励职业学校以引企驻校、引校进企、校企一体等方式,开展学校与企业、专业与企业、班级与企业等形式的合作办学,构建“招生-培养-就业”全方位联动机制。并对开展企业新型学徒制培养的企业,给予相关培训补贴。目前,该市已与1300余家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共开展企业新型学徒制培养5373人,发放补贴177.9万元。二是下好“先手棋”,培育职教集团(联盟)。支持企业、职业学校围绕南京市产业发展开展产学研试点,由南京教育、发改等部门共同培育产教融合型企业,申报省产教融合型企业试点。目前,全市获批省产教融合型培育试点企业18家,推荐3家企业申报国家产教融合型试点企业,培育职教集团(联盟)10个。三是打好“组合拳”,拓宽对外合作渠道。全市职业学校与30多家世界著名企业开展深度校企合作,10 多种成熟的国际合作模式成为南京职业教育国际化元素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筑牢质量防线,营造产教融合新生态
南京市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一是搭好“台子”,畅通学生成长成才立交桥。积极开展中高职本科“3+3”“3+4”现代职教体系试点,通过试点项目、对口单独招生考试、专转本考试、国际化升学等方式,中职毕业生升入高一级院校比例达到87.8%,其中公办本科达到15%以上。设立学生创业扶持引导基金,每年近百名学生自主创业,参加省创业大赛成绩位居前列。二是建强“班子”,培养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实施职业学校“双师型”“一体化”教师队伍建设计划,完善“双师型”“一体化”教师认定标准和办法。目前,南京市已建成60个“双师结构+双师素质”的职业教育优秀教学团队。遴选专业、学科领军人才,打造市名师工作室61个、省名师工作室22个。制定青年教师专业发展规划,培养市“优青”300名和市“学科带头人”292名。不断优化教师专兼队伍结构,积极开展校企教师双向交流,教师定期到企业实践,聘请行业、企业技术大师、专业能手进校园进课堂。严格落实专业课教师每5年累计不少于6个月赴企业实践制度,新入职专业课教师前3年应在企业连续实践6个月以上等要求。目前,南京中等职业学校 “双师型”教师比例达75.2%。三是夯实“根子”,筑牢教育教学质量“五道防线”。通过对课堂教学和学校办学进行全面督导视导、学生学业进行理论统测和技能考核、学生就业质量进行第三方调查、学校办学绩效进行评估考核等多元举措,全面保证学生技能过硬、综合素养优良。落实职业学校实践性教学课时不少于总课时的50%等要求。目前,南京市已创成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6所,立项建设省中职领航学校5所。